忽視或支持 公益團體出妙招 (動腦電子報)【行銷】忽視或支持 公益團體出妙招 作者 : 林子翔 更新時間 : 2010/11/12 19:38:58 (2010-11-12)當公益團體缺乏資金時,要如何運用簡單又低成本的行銷手法吸引人們的注意?看看烏克蘭的慈善團體怎麼做,讓重要議題不再被忽視?   流浪兒豈只是牆面上的圖片,撕下來就能解決得問題(本文圖片皆摘自studio7.com.ua) (2010-11-12)【全球WOW創意】每當要推出一個行銷活動時,企業和廣告人最期望的,莫過於讓消費者持續討論、主動傳播,將產品或服務變成熱門 話題。要一般企業為了舉辦一個成功的行銷活動而投入大筆行銷預算,已經非常不容易了,更何況是原本就資金短缺的公益團體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克蘭的公益團 體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,發揮出最大的效果? 在烏克蘭街頭,流浪兒童的數量逐年上升,變成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。 根據非官方的統計數據,該國至少有20萬的兒童因為貧窮、疾病或家庭暴力等因素,導致他們無家可歸、流離失所。而大多數的居民卻將他們視為麻煩人物而選擇眼不見為淨。    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,有些不肖的烏克蘭警察,甚至會將流落街頭的兒童聚集在一起,再將他們趕出城外。因此,烏克蘭政府和民間慈善團體 Caritas Kiev為了幫助這些流浪兒童,重新獲得大眾關注和社會捐款,特別委託李奧貝納廣告公司推出了一個名為 「You can remove me,but not the problem(你可以移除我,但解決不了問題)」的活動。    首先,廣告公司以流浪兒童的外型,製作了一系列的簡單且低成本的海報,並將它們貼在烏克蘭城市內的各個牆上,當人們覺得妨礙市容,而將把它們撕掉後,工作人員便會再次貼上新的海報,象徵了把孩童趕走後,事情並沒有獲得解決,他們依舊是在街頭徘徊流浪。    其次,他們在一些合作的網站上,製作了彈出式廣告,廣告中的流浪兒不但會動,當你覺得這些廣告妨礙你瀏覽網頁,而將它關掉後,他們還會從網頁的某處「爬出來」,藉此引發出網友想點進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,而點擊廣告後,便會進入到Caritas Kiev的募款網頁。     另外,他們也運用Facebook上的「標籤(Tag)」功能,先在網友生活照的背景,放入和標記流浪兒童的圖片後,再發布到網友的塗鴉版上。雖然只要按 一個按鈕就可以輕鬆把Tag移除,但他們就是希望網友在移除的同時,能了解到視而不見是無法改變問題的;除此之外,他們也在許多雜誌中夾上了印有流浪兒圖 片的書籤。而以上這些活動,都附註了「You can remove me,but not the problem」的標語。    該活動僅用了少量的預算,就貫徹了一個核心概念,那就是它很聰明地將問題擺在你眼前,逼你做出一個良心的抉擇「視而不見或選擇支持」。活動中每個項目的共 通點就是-這些都是可以移除的,當你在心中猶豫不決時,這個概念已悄悄植入你的想法,也藉此提醒大眾,就算你選擇忽視它,這些問題依然存在,不如就正視並 幫助流浪兒童吧。 活動影片http://studio7.com.ua/leobanner/streetchildren/campaign/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w00006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