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態女性主義(ecofeminism)神學家:盧瑟博士(Dr. Rosemary Redford Ruether) [宗教研究通訊電子報 06/03/2010]六月份最令人期待的是美國生態女性神學家羅斯瑪麗‧瑞德佛‧盧瑟博士(Dr. Rosemary Redford Ruether)前來台灣,將在台灣數間大學進行訪視與演講。盧瑟在美國與西北大學聯合的葛雷特神學院(Garrett Theological Seminary)任教28年後,轉到加州與伯克萊大學聯合的協和神學院(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)的太平洋神學院(Pacific School of Religion)服務,擔任女性及生態神學教授。目前有28本著作,編集著作12本,皆與女性、生態及解放神學議題相關,是目前全球女性神學倡導的指標人物。從1960到1980年代,盧瑟就主持了125個不同的演講會(從大學到教會研討會),同時她又是一個家庭裡的太太和三個小孩的母親。  盧瑟生在典型虔誠保守的天主教家庭,她回憶說自己能走出保守男性沙文主義,到達一個重新反省的不同看法,完全是不可思議。盧瑟見證說也許這就是恩典。不過,盧瑟也回憶說她第一次受到全然震憾是十八歲上中世紀歷史課程時,當時教授很小心的提示,教會在那個時代非但沒有反對奴隸制度,且支持其存在。學生時代的盧瑟也曾在一個暑假到密西西比州從事民權運動。盧瑟回憶說,在那困難重重的日子裡,她第一次學習到從黑人角度來看美國。她推崇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‧金恩牧師(Rev. Martin Luther King, Jr.),認為他是美國歷史上市民宗教在先知批判和解放運動中,最熟練的提倡者。在1960年代的種族平等和平示威運動中,盧瑟還曾被警察逮捕,在獄中過了一夜。  盧瑟所提倡的女性神學也關注到生態問題和種族問題。她的《解放神學:基督教歷史和美國力量對峙中的人類希望》(Liberation Theology: Human Hope Confronts Christian History and American Power)一書,雖比古提雷茲(Gutierrez)《解放神學》的英譯本早出一年,然盧瑟已在此書預言古提雷茲會是未來拉美世界的重要神學家領袖。 盧瑟思想脈胳  盧瑟倡導的女性神學比較不在女性意識型態上大作文章,反而較實際關懷女性在歷史與現今的社會定位,並從中引伸對種族、全球生態及國際政治互動的關心。1970年,盧瑟在其編著的《女性的解放及教會》(Women\\\'s Liberation and The Church)一書中,首先比較女性解放運動與黑人民權運動的關係。她認為女性解放運動與黑人民權運動有很相似的辯證過程。黑人運動開始時的首要任務是去爭取與白人同享在社會、經濟及政治上的同等權利。  這種過程對黑人來說同時附隨著一種曖昧雙重心態的煎熬;一是對白人主宰的社會不滿,另一是同時又對白人的文化有所欣慕,而對自己文化失落信心。黑人運動在這雙重心態的煎熬下,最終必須克服自已的心理障礙而走進一個新的里程碑,就是對自己黑人文化的肯定、認同及追尋。盧瑟認為女性運動也必然會經歷這種煎熬過程,所以對女性神學的提倡者來說,追尋一個具有女性自身價值的認同及肯定是極迫切且必須的。盧瑟基本上視女性及黑人同是社會上被壓迫的一群,因此當被壓迫者致力追尋一個較有人性尊嚴及平等的社會時,黑人神學與女性神學就在這焦點不期而遇。  1974年出版《宗教和性別歧視:在猶太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女性形像》(Religion and Sexism: Images of Woman in The Jewish and Christian Traditions)一書後,隔年又寫了《新女性、新世界:性別歧視者的意識型態和人類解放》(New Women,New Earth: Sexist Ideologies and Human Liberation)。在《新女性、新世界》這本書中,盧瑟嘗試從性別歧視、種族歧視、階級制度和工業化等問題來歸納出其關連點。她說如果女性神學的關懷只停留在性別歧視這問題上,那麼整個運動將只是一群上等白人女性的運動而已。性別歧視的「逼迫典型」必然會在種族歧視、獨裁體制及軍事體制等問題找到關連;在此關連中,被壓迫者應有意識地串連起來,一齊致力於一個平等、公義社會的來臨。  1979年編著的《靈性的女性:在猶太及基督教傳統中的女性領導者》(Women of Spirit: Female Leadership in The Jewish and Christian Traditions)一書,盧瑟認為性別歧視的來源可追溯至早期西方思惟方式的二元主義。由於初代教會深受希臘二元論的影響,無形中在教會裏的男性與女性就容易被分類、二元化及定型。這種女性劣等的看法根基於希臘早期思想的敵視肉體及重視智力,而女性就在這種思惟過程中被定型為體力脆弱、生來劣級等等。  1981到1986年,路以瑟協助編著三本《美國女性與宗教》叢書,書中除了探討不同時代一些偉大的美國宗教女性外,也特別推崇美洲早期移民史的瑪利戴爾(Mary Dyer)勇敢事蹟。戴爾是位非英國國教徒的貴格會女傳教士,由於移民初期,清教徒把持麻薩諸塞殖民地區的宣教權,其他不同於清教徒思想的基督徒遭受逼迫,一六六○年她又屢次回到麻薩諸塞宣教,結果被正統清教徒判處死刑,盧瑟尊稱戴爾是美洲女性解放的早期開拓者。  1993年盧瑟出版了一本女性神學重要著作;《性別主義與上帝言說》(Sexism and God-Talk)。書中指出性別主義(sexism)比基督教還要古老,是人類壓迫的古老形式。一些急進女性主義者也的確提倡一種古代異教女神的再生,來強調早期女性的地位。然盧瑟認為這此古代女神宗教並沒有致力於受壓迫婦女的解放工作;最諷刺的是,女神象徵著生命來源,而此來源卻是為了其男性兒子來作統治前的預備。  由於早期從歷史課程得到啟蒙,歷史神學成了盧瑟的主修,她後來所寫的書籍,也一再地從歷史知識來顯示女性是如何受到男性社會的壓迫,例如,她指出初代教父特士良(Tertullian)鄙視女性的看法,認為女性是夏娃的後裔,是魔鬼的通路,女性破壞了以上帝形像所造的男人象徵,結果代價是死亡,連上帝的兒子也必須一死。  對特士良來說,女性是劣等的,是罪惡的來源,只是比動物有智力一點而已。中世紀的阿奎那(Thomas Aquinas)也持相同論調,從亞里斯多德的觀念而來,阿奎那把女性和奴隸列為同群體,認為女性是「私生子的男性」(misbegotten males)。而女性的墮落不止被認為是愚笨,也是不祥的預表。  在騎士時代和後來的浪漫主義時期,這個觀念給倒轉過來,盧瑟說女性成了靈性象徵。而男性由於作戰,而認為是應該參與在真實的世界。這時期的女性則理想化的成為道德和所有價值的化身。不過,在婚姻上,女性成為取悅丈夫的工具,且不能參與生意、政治或世界上任何現實事務。盧瑟說這時期的女性是:「一半天使,一半白癡」是「待在家裡的女神」。  工業革命後,女性角色又有了改變,女性有時也被迫從事勞動性工作,然薪資卻比男性少的可憐。盧瑟說不管如何,歷史仍然造就了不少女英雄,例如初代教父耶柔米(Jerome)的女性跟隨者馬西拉(Marcella)和波拉(Paula),她們是教會修道派的源起人。剛開始時,她們說服耶柔米教她們希伯來文,沒想到波拉後來的希伯文造詣卻比耶柔米有過之無不及,況且她還曾建立五十間房舍來供旅行者居住。  作為一個羅馬天主教徒,盧瑟特別對童貞女馬利亞的歷史角色問題饒有興趣。盧瑟認為中世紀童貞聖母的崇拜是受其他宗教的影響,如希臘宗教尊稱童貞女神,把性愛和母性女神看為較低一等的神性力量;在埃及,伊西斯(Isis)崇拜是作為智慧的贖回。然在《新約》中,並沒有把馬利亞當作永存不朽的象徵說法,無論如何,諾斯底派(Gnostics)強調靈性和肉體對立的二元論,而漸漸導致馬利亞在靈性層面上的永恆性。  中世紀,馬利亞成為兩種理念的人格具體化:一是童貞女,不為性愛所污;另一是母親模範,是順服的女性。最後,兩種理念的融合幾乎使馬利亞取代了基督,成為拯救中介的角色。也因為如此,一些有關馬利亞的出生神蹟和升天的渲染漸成為教會信理教條,也就是馬利亞後來成為到基督之路的媒介,她如同埃及的伊西斯女神一樣,備受崇拜。  作為女性解放神學議題,盧瑟問馬利亞到底是站在哪一邊?以中世紀傳統的看法來說,馬利亞對女性解放神學的意義不大。然若照《新約》路加福音所描述的,在上帝道成肉身的事工上,馬利亞與之歡愉合作,並喜樂宣佈在上帝裡的解放,(參考路加1:52)她可說是被壓迫者的象徵,一個終末的象徵,即被壓迫者最後終能自由地分享上帝的創造事工。  1994年出版的《蓋婭與神:一個醫治大地之生態女性神學》(Gaia and God: An Ecofeminist Theology of Earth Healing)一書,借著希臘神話中的大地女神「蓋婭」(Gaia)的神話故事,談論有關創造、?懷與掌管的三個神學主題。盧瑟認為基督宗教早期族長故事的掌控女性與自然的神話,直到現今還相互關聯地影響著西方世界的文化與社會結構。盧瑟借著大地女神「蓋婭」(Gaia)的神話故事,從生態女性神學(ecofeminist theology)角度重新檢視西方的宗教傳統,應可發展作為醫治現今生態危機及兩性平權的理想根源才對。  2002年針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寫了《約拿的天譴:以巴衝突中宗教國家主義之危機》(The Wrath of Jonah: The Crisis of Religious Nationalism in the Israeli-Palestinian),由此檢視以、巴衝突中的宗教國家主義所帶來的危機。盧瑟一方面對偤太宗教的錫安主義提出批判,認定偤太人才能擁有巴勒斯坦這塊應許之地。另一方面,也對起源於19世紀深受歐洲國家主義影響的世俗錫安主義進行反省。盧瑟說19世紀與起的世俗錫安主義,是受到歐洲法西斯主義的影響,基本上違背了偤太傳統中的公義與和平思想。狹隘的國家主義、狹隘的宗教正統主義與正統彌賽亞思想混合,形朔了現今對巴勒斯坦人不公義的政策與作為。  21世紀後,盧瑟的關懷更從性別、種族、國際政冶延伸到全球生態議題,2005年出版的《全球整合的生態女性主義與世界諸宗教》(Integrating Ecofeminism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Religions),盧瑟開始以生態女性主義(ecofeminism)自稱,從女性主義、生態學及神學的整合,來反省全球化下所謂的「經濟成長」所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。可悲的是,宗教與政治的保守力量往往是經濟進展背後的最大支柱。盧瑟嘗試從反全球化的運動中,來重新思考女性主義及比較世界諸宗教的不同觀點,從而相互聯結來從事全球生態關懷。  2007年的《美國、美洲》(America Amerikkka)一書,檢驗了美國白人自以為是的「選民精神」、「選民國家」及應許之地的意識型態。這種早期的「選民國家」不只排除了原住民印第安人及非洲裔美國人,也成了後來非白人美國人的夢魘。20世紀的美國更將此類精神化為帝國主義,拓展至拉丁美洲、非洲及亞洲,並漸漸自許為「世界警察」來自以為義。盧瑟說19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才讓美國白人有了重新反省「選民」及「公義」的真正內涵與意義。 後語:朝向女性解放神學  古提雷茲所提倡的解放神學,是回應拉美貧窮者的鬥爭而來,而盧瑟所提倡的女性神學,其出發點是來自歷史中女性的經驗。盧瑟認為所有神學的基礎均來自經驗,《聖經》本身也是人們經驗使之成文,因此,她說:「女性神學特點並不在經驗批判本身的運用,而是女性經驗的運用,過去神學回應中,這些幾乎被排除殆盡。因此,女性神學中女性經驗的運用,可激發來作為男性經驗批判的基礎。」  盧瑟認為人類歷史進展,總跟著形成一種神學的社會學,即支配團體最終決定何為正統。盧瑟認為女性神學將有自己的判準,也就是不管女性被如何扭曲、甚至否認,女性神學的批判原則,是以提昇女性的全然人性為其使命。  女性神學是以上帝並非男性作為開始,傳統神學總是以族長語言來描述上帝,這就造成往後很難再用不同的詞語來敘述。雖然《聖經》有時以女性詞語來描述上主,如「我要喊叫像產難的婦人」、(以賽亞42:14)或箴言裡的智慧視同女性、或希伯來字「憐憫」(Rechem)是從女性子宮(womb)這字而來,然無可否認的,《聖經》裡人對上帝的觀念,是以猶太男性主宰文化所衍生的族長語言來作基礎。因此,盧瑟建議以“Godess”此無可斷言的文字象徵來描述上帝才好。再者,婦女神學所了解的上帝創造本質,看一切被造都是好的,是可用來反對強把靈性與肉體分開的二元主義,及把女性看為是有罪肉體的表徵。  盧瑟認為耶穌時代是不存有像今日女性主義的現代意識,因此女性不必然要極端的否定男性救世主。耶穌雖然身為男性,但他仍不失為一切被壓迫者的象徵。盧瑟說:「耶穌似乎要表達的是,上帝國的來臨是為貧窮者和被壓迫者辯護的急進觀念。貧窮者和被壓迫者不是由以色列國家主義詞語來洞悉,而是落實在耶穌時代猶太世界裡的邊緣群體和階級……耶穌對上帝國的異象不是國家主義或來世,而是如同主禱文所見證的,上帝國的來臨期待於現世發生。」  女性神學也有一急進的罪觀,也就是說罪是人類社團裡最基本的表達形式,把男女我-你(I-Thou)關係,經由歷史的累積發展到一種壓迫關係,使一半人類成為犧牲品,一半人類成為暴君。不過,盧瑟同時指出在女性從自我犧牲解放到自我尊重的過程中,過度的自傲有時會成為危險的質素,而使女性解放走向另一種女性沙文主義。盧瑟強調,女性有時必需表達憤怒和生氣,但必須從此苦澀的疏離感解脫,而在上帝面前建立全然以人性為良心指標的女性觀,即女性神學的目標不只是女性解放,也是朝向男性與女性的和解。  在此,女性神學的人性論,已從古老性別固定看法解放出來,性別並沒有一種有效性生物學上的基礎,用來標定其內在的某種精神能力,如傳統所述說的,理性是男性象徵,而直覺是屬乎女性。女性神學肯定所有人擁有完全和同等的人格和人類本質,不管其為男性或女性,這也是打破女性劣等說的有力證據。  盧瑟作為一個歷史學者,她特別地從教會二千年來的歷史痕跡,提出性別主義的批判。作為一個羅馬天主教徒,她也大力反對男性神甫制度(不允許有女性神甫)背後所代表的羅馬天主教內部男性主宰文化。她特別指出,拉丁美洲由下而上的基督徒基層團契(Christian Basic Community),將成為未來教會最有效用性的宣教活動形式。  女性神學如同拉美解放神學,指出女性或社會階級制度的解放,是不太可能在現今社會的經濟結構裡發生,除非一個講求人人可相互倚賴、友愛的新社會體系出現,這也就是神學的最終議題必要探討到上帝國內涵等質素。在這論點,解放神學可作為女性神學的先驅者。  最後,值得一提的是,盧瑟以女性是被壓迫的典型之一,在尋求較有人性尊嚴及平等社會時,將與世界被壓迫者的奮鬥,如解放神學、黑人神學和第三世界神學不期而遇。性別歧視的「壓迫典型」,必然會在種族歧視、獨裁體制及軍事體制等問題中來找到關連。在此關連中,女性神學最具意義的,不外乎是與被壓迫者有意識地串連起來,一齊致力於一個平等、公義社會的來臨。(全文完)編註:羅斯瑪麗‧瑞德佛‧盧瑟博士(Dr. Rosemary Redford Ruether)本次將會擔任2010成功大學宗教與生態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講員,歡迎有興趣者參與!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w00006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