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1-2孟子.梁惠王句上(逛動物園的休閒活動)1-1.2逛動物園(人人皆需要有休閑活動,只是賢與不賢的樂,差別甚大。)j賢者的休閑活動,是與民偕樂,是為眾而施設,故眾人愛之。眾人愛之而與成,與民偕樂故能樂。k不賢者的休閑活動只顧自己,為了自己的快樂而不惜犧牲傷害他人,故民寧可與之共亡。所以不賢者的休閑活動,雖然先獨樂,而終於不得樂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孟子.梁惠王章句上原文1-1-2孟子見梁惠王,王立於沼上,顧鴻鴈麋鹿,曰﹕「賢者亦樂此乎?」孟子對曰:「賢者而後樂此,不賢者雖有此,不樂也。詩云:『經始靈台,經之營之,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經始勿亟,庶民子來。王在靈囿,麀鹿攸伏,麀鹿濯濯,白鳥鶴鶴。王在靈沼,於牣魚躍。』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,而民歡樂之,謂其臺曰靈臺,謂其沼曰靈沼,樂其有麋鹿魚鱉。古之人與民偕樂,故能樂也。湯誓曰:『時日害喪?予及女偕亡。』民欲與之偕亡,雖有台池鳥獸,豈能獨樂哉?」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孟子.梁惠王章句上白話1-1-2孟子去見梁惠王時,惠王站在沼澤之觀景台上,顧自的看著沼澤上的鴻雁麋鹿說:「孟賢者,你也會好樂遊觀動物的活動嗎?」孟子回答:「其實這種活動,也只有賢者才能得到真實的享樂,但賢者對此樂為後享;因為不賢的人,雖然有這種活動,卻不會感受到快樂的。怎麼說呢?  如《詩經.大雅.靈台》篇上說:『文王時,開始計劃建造靈台之時,有了規劃要進行營治,文王就叫百姓來造靈台,百姓很高興給文王出力,不到幾天,就建造好了。文王並不督促百姓急速完工,但百姓來建造時,就好像兒子為父母做事一樣努力。當靈台建造好了,文王在遊靈園的時候,雌鹿看到文王來也一樣優游自得的伏臥,並不受驚嚇,也不會擾動不安;雌鹿身上的毛非常肥澤,白鳥的毛非常潔白;文王在遊靈沼的時候,看見沼池的水中游滿了魚,並活潑地跳躍著。』  文王雖以民力來建造台、沼,而人民也很歡喜的為文王出力,並稱建好的台為靈台,建好的沼為靈沼,很高興靈囿裡面有麋鹿魚?。古代君王因為能與民同樂,所以才能得到這樣的快樂啊。  《尚書.湯誓》篇說:『這個日何以還沒有喪亡?我們這種苦楚已受夠了,願與你同歸於盡(因夏桀曾說:我猶如天上的日,日不亡,我也不亡。所以百姓才說:時日害喪?予及女偕亡。)』百姓都恨不得要與你同歸於盡了,所以雖有高台、深池和珍禽鳥獸,豈能獨自享受這個快樂呢?」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w00006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